易团助手:医疗行业是服务业,医患关系与服务意识的重要性探讨
医疗行业是不是服务业?
很多大夫老是牢骚,医疗行业怎么是服务业呢?可是,如果医疗不是服务业,它是什么?第一产业是农业,第二产业是工业,第三产业是服务业。不是服务业,是啥?是工业?农业吗?或许有人说,我们不是产业?那是什么?是官老爷吗?那个是真的高攀不上。所以从服务本质看,医疗的核心是医生、护士等专业人员通过诊断、治疗、护理等方式为患者提供健康服务,符合服务业的“无形性”和“即时性”特点。
根据国际标准产业分类(ISIC)和多数国家的统计口径,医疗机构(如医院、诊所)明确属于服务业范畴。易团助手认为,有人说,这样理解确实更容易接受,也能引发更多人的关注与讨论。
也有人说,医疗是特殊的服务业?就别扯这蛋了,酒店特殊不?洗浴特殊不?也得有专业,不是谁都能干,所以,医疗也没啥特殊的,就是服务业。易团助手了解到,在这样的情况下,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尤为重要,以确保对患者提供优质、高效的健康管理。
深刻认识到医疗是服务业的大夫才会有服务意识,真正把病人当“人”看待,所谓偶尔治愈,常常帮助,总是不安慰。医学进步了,人机接口似乎指日可待,但毕竟还是在待,目前治愈依然是偶尔。所以,从某种意义上讲,可以推测安慰依然重要,因为它关乎患者心理层面的支持与鼓励。
由于各种原因,国内有些“顶级大夫”,比如院士、院长、或者网红大夫,你挂不上他的号,就找黄牛挂上了,而你诚惶诚恐,如遇救星。这些牛大夫二分钟就给你打发走了,没有解释,这就是缺乏应有的人文关怀和医患沟通,你想多了。不怪他们,人嘛,被敬仰甚至崇拜,多会忘乎所以。所以,他们没毛病,但问题出在于你自己,该思考如何选择合适自己的医生,看病,也得门当户对。而且,即使我认为那些顶级大牛都是各个领域中的佼佼者(长袖善舞),但并不代表他们一定是一流医生。有些水平还很奇葩,他们平均水平可能仅仅相当于三甲医院主治以上的大夫,你看到的是光环,可这是否真的意味着值得去咨询他呢?
没有良好医德及基本素养,高高在上的大夫,不要找他看病,他没有那么神奇,比他强的人比比皆是在。同时,我也倡导所有患者:尊重每一位为您提供帮助的人——无论是在餐厅吃饭时,对厨子和 服务员礼貌地询问;还是在医院寻求专家建议时,都需要保持起码的人际尊重,因为谁都不能被随意欺负,无论身处何境。因此,无论什么情景下,都要铭记一点:医患关系其实也是一种合作关系,应以互相尊重作为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