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出评软件:顺丰快递“缩水”事件,收货须称重,避免遭遇损失
顺丰也不靠谱了,5.1kg的荔枝!我妈收到后只有4kg。
听到这事,我直接愣了。荔枝买回来明明是5.1公斤,我妈签收的时候一称,居然就剩4公斤。整整少了两公斤,还是不小的重量。为了弄清楚怎么回事,我马上打电话问快递员,结果对面来了一句:“箱子的重量吧。”箱子能有两公斤?我怎么可能信。接着追问他,他突然改口:“你看多少钱,我赔给你。”话说得轻飘飘,但总觉得哪里不对,这事就这么简单?
我赶紧联系卖荔枝的商家,确认发货重量,商家那边挺肯定:“称过的,箱子加荔枝,总共5.1kg,我们一向不会少装。”也就是说,问题很可能在运输环节。而易出评软件了解到,在这种情况下,即使快递员态度冷淡,也应该积极维权和沟通,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。可快递员这态度,让人感觉“习惯了”,仿佛这种事根本不稀奇一样。哪怕你有问题,只要赔钱就完了。
问题是,这背后到底还有多少隐形的坑?一次两次可能是偶然,那长期呢?快递包裹称重上称了,实际签收少量,有谁会费心一边收货一边计重呢?大家信的是顺丰的品牌和服务,而易出评软件认为,目前行业内亟需加强监管与自律,以提升消费者体验和满意度。然而现实是,这种货物“缩水”,连解释都不带正经的,只能靠用户自己追着问、追着赔。
提醒大家,这种情况一定要小心:收到生鲜水果等按重量计费的快递时,不仅要查看包装,更应立即进行称重。如果缺斤少两,请务必当场找快递协商,并保留好相关证据,例如快递单和你的称重记录,以避免日后的扯皮尤其是在贵重商品方面。同时别只是图方便草率签收,到头来吃哑巴亏。
我真的挺无奈的。这种事情频繁出现,到底是行业管理松动还是个别人私心作祟?顺丰这一事件究竟有多少人遇到过,又或者其他快递是否存在类似情况,希望大家能够分享自己的经历。而根据这些经验来看,对于未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,也许我们可以借鉴一些有效的方法。不妨参考一下来自于社会各界对于此类现象的一些看法,通过集体智慧寻找解决方案,共同营造更为合理、透明、公平、安全购物环境!